242020-11
截止2020年11月12日,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数据中显示全球COVID-19确诊病例已达5000万之多,死亡病例超过120万。疫苗是战胜新冠肺炎疫情的“杀手锏”,人们一直翘首以盼。各国科研单位与相关药企强强联合,在疫苗研发的路上火力全开,目前取得了一系列可观进展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数据中可知,全球现在已有48个疫苗进入临床试验阶段,其中10个已进入三期临床测试。中国自主研发的疫苗有13个进入临床试验阶段;另外,全球有164个疫苗处于临床前研发阶段,其中以再生元制药,礼来,葛兰素史克,阿斯利康四家进展最快,疫苗的上市指日可待,人类都希望可以早日战胜疫情。
数据来源:https://www.who.int/publications/m/item/draft-landscape-of-covid-19-candidate-vaccines.
新冠疫苗路线包括灭活疫苗、腺病毒载体疫苗、重组蛋白疫苗、核酸疫苗(mRNA和DNA疫苗)和减毒疫苗五大类技术。
我国进入3期临床实验的疫苗大致可分为两个类型:
一种是灭活疫苗,前者是选择免疫原性较强的病原体,用物理或者化学的方法杀死病毒制作而成,灭活病毒上的表位数量众多,足以诱导保护作用,不用太担心变异。代表性企业有中国生物集团和科兴生物。
另一种是腺病毒载体疫苗,腺病毒载体疫苗针对的是新冠病毒表面的S蛋白(刺突蛋白),新冠病毒通过S蛋白(刺突蛋白)“挟持”人体的ACE2蛋白,从而入侵细胞,腺病毒载体疫苗是把S基因嵌入到腺病毒里面,然后把腺病毒打到人体内,这个腺病毒本身不会致病,并且含S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以在体内合成S蛋白,相当于在体内生成疫苗,如果新冠病毒其它部位发生突变,只要S蛋白不发生明显突变,就基本不会影响疫苗的效果。代表企业有康希诺生物和阿斯利康,主要针对全长S蛋白,能产生8种类型左右的中和性抗体。
新冠疫苗已发表Ⅰ/Ⅱ期临床数据来看,临床表现基本良好。部分技术路线的疫苗免疫产生S蛋白或RBD结合抗体与中和性抗体数据如下:
目前用于对比COVID-19疫苗的主要指标包括疫苗的保护效果、疫苗药效的持久性、疫苗的安全性。让广大需要的民众早日接种上有效且安全的疫苗,是能快速打赢这场无硝烟战役的基础保障。
Spike(S)蛋白是疫苗研制所努力的一个关键目标,普健生物自主研发的SARS-CoV-2 全长刺突蛋白(Spike)系列现货产品,纯度、生物活性、稳定性均经过严格验证,助力新冠疫苗的研发进程。
ATMP02492COV
疫苗临床效果评价——S全长三聚体测试IgG总抗体滴度
Recombinant SARS-CoV-2(2019-nCoV) S-trimer Protein
可用SARS-CoV-2(2019-nCoV)S-trimer Protein进行ELISA实验,检测免疫后的血清样本中针对S蛋白特异性抗体的滴度,对新冠疫苗免疫原性进行评价。
The molecular weight of Recombinant SARS-CoV-2(2019-nCoV)S-trimer Protein(ATMP02492COV) was 540-650 kDa measured by SEC-HPLC,which is consistent with SARS-CoV-2 trimers reported in published articles.
疫苗临床效果评价—RBD测试IgG总抗体
Recombinant SARS-CoV-2 (2019-nCoV) S Protein RBD
高活性RBD可作为开发检测抗体试剂盒的原料,检测疫苗接种后或康复患者体内的RBD抗体滴度。
中和抗体—可作为对照品应用于中和抗体滴度检测、假病毒中和实验
Anti SARS-CoV-2(2019-nCoV) RBD antibody
假病毒验证的强中和性抗体,可用于疫苗评价的参照抗体,可用于新冠试剂盒研发,抗原评价。
*图中为文献报道的中和抗体对RBD的识别,所涉及产品普健均有现货
中和抗体检测试剂盒—测定疫苗注射后有效中和抗体的浓度
SARS-CoV-2(2019-nCoV) Surrogate Virus Neutralization检测试剂盒
用于测定血清或血浆样本RBD中和抗体的浓度